延安本地青年,你們迷茫嗎?
2016-04-05 08:22:07 作者:未知 來源: 網友評論 0 條
2015年我回到家鄉延安,記得回來上班每一天都是那么興奮,在離家最近的地方,為城市建設增磚貼瓦,想想就覺得興奮!曾試這想整合延安某一條產業鏈資源,打通上下游關系鏈,作一個標桿示范的模型出來,一年過去了,留下的是深深困惑和迷茫!也許是比同齡人看的遠了那么一點點,卻又看不穿,所帶來的困惑!
1、延安就業機會:
拋開公務體制,除過事業單位,延安所能容納就業崗位極其有限!
我認識的多半除去個體戶, 男的基本在石油上要么就是建筑工程上,女的多數在醫院護士或者商超賣衣服;現今的延安早早沒有了工廠,留下幾家知名的煙廠、油廠多成權貴的容納箱,延安的消費又屢創新高,普通一碗面也得十來塊,這樣的收入比,真不知幸福指數到底多少!
很想問一句,延安的親們,你們幸福嗎!
2、延安的交通:
也許條狀形態的城市格局限制了交通的發展,延安這座小城早早患上了大城市病,擁堵,連最為寬闊的百米大道在上下班高峰時也堵的水泄不通,棗園這個旅游圣地到了黃金旅游期,走路都覺得擁堵;好在看到政府多條隧道的修建,將原本相隔甚遠的溝打通,以及新城的建設,未來交通方面應該會有很大改變,只是,短短公交,刷卡八折,貌似蠻高,我讀書的南昌,為了促進新城紅谷灘的發展,政府在交通上出了一個政策,90分鐘內換乘刷卡免費;延安,敢不敢也來個!滴滴快滴多好的產品,在延安卻沒有準入?淡淡的傷感!本來我還想整個比亞迪電動車沒事跑跑滴滴……
3、延安窯洞:
2013年的暴雨,一個窯洞時代的終結,城鎮化不斷推進,棚戶改造,延安的城市格局越來越漂亮了,只是少了些什么!一個城市特有的印記,雖然寶塔依然聳立,雖然延河蓄水美化!但是延安,在市區某個特有片區,是不是該保留一批原著居民窯洞,民宿住宿的發展,我看到延安有一家也踩了這個熱點,大延安不乏發現機會之人,給外地人一個除了參觀棗園窯洞,也能體驗窯洞的地方;也是帶動旅游經濟不錯的牽引點!
4、延安的書店:
有一次和朋友爬鳳凰山,問及以后想做什么?她說,想開一個書店,類似咖啡屋,滿滿的人文氣息;我第一下想到的就是杭州、蘇州,這些地方個人圖書館經營的如火如荼!富有特色,更有不乏百年不衰!
我在讀高中時候,延安新華書店就在市中心,雖然不大,也有兩層,周末經常去那里蹭書看,其他都是學校周邊以教材輔導書為主的書店,現今,我也不知延安還有沒有公共開放的圖書館了,杭州這個城市讓我最舒服的是 省圖書館全民開放,希望在我延安新城,會有一座比肩西北的最好圖書館出現;延安人不是沒文化,也不是不愛看書;
5、延安的房價:
作為和我職業息息相關的問題,我不得不說幾句,延安房價不算多高的離譜,但房租卻著實讓我驚嚇一跳!房租抵月供真的差不多,動輒2萬的租金,這在二線城市也基本可以落腳了,
延安目前來看,到處都是房子,到處又都是買房人!可能也源于13年的大暴雨,延安四處大修建,安置房、保障房、商品房多線齊發,新城的修建,讓這個城市的地產發展,短短幾年內就達到瓶頸飽和狀態,然真正適合的房子不多,購房者盯著的多是出路是否方便,周邊是否有好的學校,然后就是價格!
簡單說就是交通配套、教育配套、房價三大核心敏感點!新城太新,好多人等不起,出路最繁華的百米大道普通大眾貴的買不起,新興棗園也是直追百米大道趨勢,多數購房者能選擇的也就是南橋七里鋪沿線,在就是各種溝口;即便這樣,可選擇房源甚少,一面是大面積的住房供應,一面是無房可選,延安,房地產何其尷尬!
…………
延安目前困局:
2016年,延安處于困難時期,感覺更行各業都在艱難喘息!延長石油老大哥減薪裁人!商鋪租戶罷工要求降租金!出租車司機罷工爭權利!小餐館老板齊上陣,減少雇傭人……原本就少的工作崗位驟減,多處工地停工,物價尤其是以菜價為代表,卻反其道上漲,只想大聲喊一句:
活在延安不容易!
窮囧
2016年在延安的我真實寫照
套用網絡一段話最為實際:
喝酸奶開始舔蓋兒了 ;
吃薯片開始嗦了手指頭了;
吃泡面開始喝湯了;
棗園賓館吃個牛排開始自拍了
最最明顯的是吃益達不敢兩粒一起嚼了,
去超市開始自己帶購物袋了,
洗發水用沒了開始兌水晃了,
……
好多好尷尬不說了
那么我為什么依然呆在延安?
我想了想羅列下面幾個因素:
1、親戚朋友都在這個地方,沒有漂的感覺
2、城市主人,主場作戰,
3、飲食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家鄉的味道
4、不用擔心太過普通的普通話被別人笑話
5、許多外地人跑來看延安,我為什么要出去
6、長三角珠三角海島已經去過足夠多的地方
7、城市小,去哪都方便;生活節奏慢
8、這個城市有太多沒有被發現的機會
9、這個城市有太多值得去顛覆的事情
10、這個城市能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
1、延安就業機會:
拋開公務體制,除過事業單位,延安所能容納就業崗位極其有限!
我認識的多半除去個體戶, 男的基本在石油上要么就是建筑工程上,女的多數在醫院護士或者商超賣衣服;現今的延安早早沒有了工廠,留下幾家知名的煙廠、油廠多成權貴的容納箱,延安的消費又屢創新高,普通一碗面也得十來塊,這樣的收入比,真不知幸福指數到底多少!
很想問一句,延安的親們,你們幸福嗎!
2、延安的交通:
也許條狀形態的城市格局限制了交通的發展,延安這座小城早早患上了大城市病,擁堵,連最為寬闊的百米大道在上下班高峰時也堵的水泄不通,棗園這個旅游圣地到了黃金旅游期,走路都覺得擁堵;好在看到政府多條隧道的修建,將原本相隔甚遠的溝打通,以及新城的建設,未來交通方面應該會有很大改變,只是,短短公交,刷卡八折,貌似蠻高,我讀書的南昌,為了促進新城紅谷灘的發展,政府在交通上出了一個政策,90分鐘內換乘刷卡免費;延安,敢不敢也來個!滴滴快滴多好的產品,在延安卻沒有準入?淡淡的傷感!本來我還想整個比亞迪電動車沒事跑跑滴滴……
3、延安窯洞:
2013年的暴雨,一個窯洞時代的終結,城鎮化不斷推進,棚戶改造,延安的城市格局越來越漂亮了,只是少了些什么!一個城市特有的印記,雖然寶塔依然聳立,雖然延河蓄水美化!但是延安,在市區某個特有片區,是不是該保留一批原著居民窯洞,民宿住宿的發展,我看到延安有一家也踩了這個熱點,大延安不乏發現機會之人,給外地人一個除了參觀棗園窯洞,也能體驗窯洞的地方;也是帶動旅游經濟不錯的牽引點!
4、延安的書店:
有一次和朋友爬鳳凰山,問及以后想做什么?她說,想開一個書店,類似咖啡屋,滿滿的人文氣息;我第一下想到的就是杭州、蘇州,這些地方個人圖書館經營的如火如荼!富有特色,更有不乏百年不衰!
我在讀高中時候,延安新華書店就在市中心,雖然不大,也有兩層,周末經常去那里蹭書看,其他都是學校周邊以教材輔導書為主的書店,現今,我也不知延安還有沒有公共開放的圖書館了,杭州這個城市讓我最舒服的是 省圖書館全民開放,希望在我延安新城,會有一座比肩西北的最好圖書館出現;延安人不是沒文化,也不是不愛看書;
5、延安的房價:
作為和我職業息息相關的問題,我不得不說幾句,延安房價不算多高的離譜,但房租卻著實讓我驚嚇一跳!房租抵月供真的差不多,動輒2萬的租金,這在二線城市也基本可以落腳了,
延安目前來看,到處都是房子,到處又都是買房人!可能也源于13年的大暴雨,延安四處大修建,安置房、保障房、商品房多線齊發,新城的修建,讓這個城市的地產發展,短短幾年內就達到瓶頸飽和狀態,然真正適合的房子不多,購房者盯著的多是出路是否方便,周邊是否有好的學校,然后就是價格!
簡單說就是交通配套、教育配套、房價三大核心敏感點!新城太新,好多人等不起,出路最繁華的百米大道普通大眾貴的買不起,新興棗園也是直追百米大道趨勢,多數購房者能選擇的也就是南橋七里鋪沿線,在就是各種溝口;即便這樣,可選擇房源甚少,一面是大面積的住房供應,一面是無房可選,延安,房地產何其尷尬!
…………
延安目前困局:
2016年,延安處于困難時期,感覺更行各業都在艱難喘息!延長石油老大哥減薪裁人!商鋪租戶罷工要求降租金!出租車司機罷工爭權利!小餐館老板齊上陣,減少雇傭人……原本就少的工作崗位驟減,多處工地停工,物價尤其是以菜價為代表,卻反其道上漲,只想大聲喊一句:
活在延安不容易!
窮囧
2016年在延安的我真實寫照
套用網絡一段話最為實際:
喝酸奶開始舔蓋兒了 ;
吃薯片開始嗦了手指頭了;
吃泡面開始喝湯了;
棗園賓館吃個牛排開始自拍了
最最明顯的是吃益達不敢兩粒一起嚼了,
去超市開始自己帶購物袋了,
洗發水用沒了開始兌水晃了,
……
好多好尷尬不說了
那么我為什么依然呆在延安?
我想了想羅列下面幾個因素:
1、親戚朋友都在這個地方,沒有漂的感覺
2、城市主人,主場作戰,
3、飲食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家鄉的味道
4、不用擔心太過普通的普通話被別人笑話
5、許多外地人跑來看延安,我為什么要出去
6、長三角珠三角海島已經去過足夠多的地方
7、城市小,去哪都方便;生活節奏慢
8、這個城市有太多沒有被發現的機會
9、這個城市有太多值得去顛覆的事情
10、這個城市能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
相關文章
[錯誤報告] [推薦] [收藏] [打印] [關閉] [返回頂部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