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sup id="uqhix"><small id="uqhix"><delect id="uqhix"></delect></small></sup>

      延安信息大全首頁 |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
      用戶名: 密碼:

      快訊 延安 榆林 區縣 | 圖片 今日延安 革命圖片 風土人情 | 問吧 問題 生活 其它 | 圣地紅 紅色專題 革命歷史 延安精神 | 陜北民歌 歌詞
      分類 房產 求職 市場 | 雜談 安塞腰鼓 延安小吃 陜北文學 | 文化 歷史 民俗 人物 | 圣地游 旅游快訊 旅游景點 延安游記 | 企業名片 快訊

      延安市交通違章查詢  延安問吧  延安房產信息  陜北民歌大全  陜北說書大全  延安市衛星地圖  網上虛擬延安  延安網站建設專家  2011年延安秧歌視頻

      富縣鄜州博物館高原名州講解詞

      2015-07-19 11:16:30 作者:未知 來源: 網友評論 0

      (一)歷史名州

      富縣古稱鄜州,辛亥革命以后廢州為縣,1964年國務院頒布更名為富縣。

      富縣歷史文化悠久,人文資源豐富,自然景觀秀美,革命事件突出,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歷史名州。據史料記載,早在新石器時期這里就有人類繁衍生息?h境內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時代的勞動工具和生活用具有條形石鏟、方形石鏟、墨玉石斧、籃紋紅陶釜等,比較重要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有仰韶時期的交道文化遺址、姚家原文化遺址、八合原梁上文化遺址、胡家坡龍山文化遺址等,也印證了這塊古老的土地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。

      富縣這塊土地歷來都是一處兵家必爭之地。戰國時期這里設雕陰縣,秦魏兩國為爭奪領土,于公元前330年在這里進行了著名的雕陰之戰。雕陰之戰魏國大敗,秦斬首魏軍將士8萬余人,活捉了魏國大將龍賈,龍賈被俘的地方從此得名“伏龍”沿用至今。雕陰之戰以后,魏國被迫將黃河以西的土地拱手獻于秦國,秦國從此實力大增,為統一北方奠定了重要的基礎。從這組雕陰古戰場出土的三棱式銅箭頭上,我們依稀可以想象出那場戰爭的壯觀和慘烈。

      歷史無獨有偶,2265年后的公元1935年11月,毛澤東、周恩來、朱德帶領的中國工農紅軍,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這塊土地后,又在這里進行了著名的直羅鎮戰役,全殲了國民黨一個師又一個團,活捉了國民黨109師師長牛元鋒,給中國共產黨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。

      秦始皇統一華夏后,為抵御北方匈奴的侵擾,于公元前212年命大將蒙恬和公子扶蘇征調民工數萬人,修建了南起咸陽淳化,北到內蒙包頭的軍事要道——秦直道。秦直道穿越陜、甘、蒙三省區,全長700公里,最寬處60米,最窄處也有 20米寬。從此秦軍從咸陽派兵北上,三天三夜便可到達陰山腳下,對鞏固邊防起著非常重要的軍事作用。秦直道途經富縣直羅、張家灣兩鎮,在富縣境內共125公里,占秦直道總長度的17%。因為大部分道路沿子午嶺山脊而建,因此成為至今保存最為完整的路段。 2009年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富縣秦直道盤山道進行了首次大規模發掘,取得了重要考古成果,它以多處準確的地層疊壓關系,第一次卡住了秦直道的絕對年代,為尚存分歧的秦直道走向提供了有力證據;秦直道旁邊的同期建筑遺址的發掘,對于了解附屬設施的分布和內涵,有著重要意義。

      唐朝時期是富縣古代歷史上最為繁榮的時期。從唐朝開始在這里設立鄜州,開國元勛尉遲敬德擔任鄜州都督,成為北方邊關的最高政治軍事首領,統管鄜、坊、丹、延四州軍馬,威震八方。尉遲恭駐守鄜州期間,擴建城池,建設教場,屯田練兵,修建寶塔,據縣志記載,如今依然屹立在富縣龜山半坡上的開元寺寶塔就是他主持督造的。當時的鄜州,社會經濟發達,人民生活富裕。這組出土于富縣西山的唐代瓷器組合,造型小巧、質地堅硬、色澤瑩潤,反映了當時先進的制瓷工藝和人們較高的生活水平。唐代大詩人韋莊客居鄜州時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。他在《鄜州城外醉吟五首》中描寫道:滿街楊柳綠絲煙,畫出清明二月天,好是隔簾花樹動,女郎繚亂送秋千。勾勒出一幅社會祥和,人們心情舒暢,鄜州城內外花紅柳綠的醉人景象。

      (二)唐風宋韻

      唐代鄜州特殊的政治軍事地位的確定,由此出現了一個較長時期的經濟和文化繁榮昌盛的時期,特別是佛教文化的發展,達到了其發展史上的輝煌時期。富縣境內現有遺存的大大小小的佛教石窟40處,開鑿時間千余年延續不斷,其中唐宋金時期的石窟多達17處。著名的石泓寺石窟位于富縣城西南65公里的直羅鎮川子河北岸,處在青山環抱碧水縈繞的群山之中,遠觀叢林山崖,近看佛地洞天,是從北朝到民國1600多年佛家修身養性的一處風水寶地。石泓寺共有10個洞窟,窟內有大大小小的石刻造像3370余尊,是目前為止國內保存最為完整的石刻造像石窟。主窟高5.4米,寬10.5米,深10.7米,中央有方形基壇,基壇上有圓雕佛教造像,正中為主佛釋迦牟尼,佛高1.83米,座高1.59米,頭梳螺髻,面龐豐潤飽滿,身著敷搭雙肩袈裟式外衣,結跏趺坐在束腰六角蓮花座上,一目微閉,一目平視,手執說法印,慈善中流露著威嚴;二菩薩文殊和普賢結跏趺坐在主佛兩側,二弟子迦葉、阿難溫順侍立在釋迦牟尼兩側;基壇的四角各有一根石柱,每根柱子上都有神態生動、造型逼真的石刻浮雕造像;石窟四壁也是大小各異的浮雕造像,于主佛遙相呼應,栩栩如生。石泓寺石窟是一處優秀的歷史文化遺存,是古代鄜州人民辛勤勞動和聰明智慧的藝術結晶,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為當今研究古代宗教文化和雕刻藝術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。

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[錯誤報告] [推薦] [收藏] [打印] [關閉] [返回頂部]

      • 驗證碼:

      最新圖片文章

      最新文章

      18禁H漫免费漫画无码网站,性xxxxfreexxxxx国产,另类ZOOFILIA杂交VIDoes,国产特黄A三级三级三级
    1. <sup id="uqhix"><small id="uqhix"><delect id="uqhix"></delect></small></su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