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時代陜北說書藝人白云飛
2013-01-27 23:41:38 作者:未知 來源: 網友評論 0 條
“榆林發展實在快,說明咱的領導有能耐;爭先進位有名氣,全市人民都滿意;城市創衛搞得好,天氣指數大提高;街道寬敞又美妙,功能齊全都叫好……”用說書這種獨特的形式來宣傳榆林發展變化的人,就是新時代陜北說書藝人白云飛。
白云飛,榆林市橫山縣韓岔鄉人,自幼酷愛說書,帶著三弦說遍榆林的大街小巷。曾與崔苗在“星光大道”同臺演出,在電視劇《三十里鋪》中扮演黑瞎子,并以說書這種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榆林“雙創”、“書香榆林”等,創作的《夸榆林》等作品獲得榆林人民的一致好評。
村里人眼中的“怪才”
1971年,白云飛出身于橫山縣韓岔鄉李四桐村的貧苦農民家庭。陜北說書的一代宗師韓起祥、改革者張俊功都出生在橫山縣,濃郁的說書文化氛圍讓白云飛從小受到感染。
小時候的白云飛最喜歡從廣播里聽韓起祥、張俊功說書,聽完第二天就能向家里人完整地說,不僅記住了詞,連曲調、說書的風味都模仿得惟妙惟肖。每次家里來親戚或者村里鄰居串門,白云飛就拿個木棍棍當三弦,向他們說起書來。
村里要是來了說書匠,白云飛更是連飯也顧不上吃,早早地跑去坐到說書匠對面,害怕別人把這個“寶”位搶了。說書匠說書的時候,他生怕漏過一句話、一個表情,脖子動也不動,目不轉睛地盯著說書的,說到情節曲折落難的時候,甚至會情不自禁就落淚。
在學校,“白云飛會說書”也是人盡皆知的,一逮到老師不在的時候,他就跑上臺去給同學們表演,逗得大家哈哈大笑,有時候連老師都忍不住被他感染,忘記去懲罰他的搗亂。10歲的白云飛就能把《西游記》《包公案》《薛仁貴征東》等書目模仿得活靈活現,村里人都說他是個說書的“怪才”。
白云飛就是在這樣模仿別人說書的過程中一天天成長。
為了夢想流浪
17歲的時候,不顧家里人的反對,初中還未畢業的白云飛請木匠做了一把三弦,背負著說書的夢想去流浪。別人說一場收5塊錢,他只收1塊錢,有時候只要有吃有住,不收錢也行。他在說書的過程中找尋到了一種別人無法體會的快樂。
因為沒有人指導,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模仿和揣摩,雖然勉強能說下去,可是他一直對自己不滿意。那時候,白云飛最大的夢想就是能見到說書大師張俊功,拜他為師。
19歲那年春天,正在綏德義合說書的白云飛偶然聽說張俊功在鎮川,興奮地立刻騎上自行車趕去鎮川。到了鎮川,鄉親們說張俊功離開去靖邊了,于是又坐車趕去靖邊。當他終于趕到靖邊時,又晚了一步,張俊功已經回到延安了。就這樣,失落的白云飛只好打道回府,他暗暗發誓,一定要見上張俊功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,第二年,在橫山縣殿市鎮的交流會上,白云飛終于見到了大師張俊功。難以抑制住內心的激動,他直接跑到臺上拉著張俊功說“我終于見到你了”,并講了他對張俊功的崇拜。
他對說書的熱愛和天賦感動了張俊功,在張俊功的指點下,白云飛的說書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,雖然沒有正式拜師,可是在白云飛的心目中,張俊功就是他的師傅,是他最崇拜的人。直到現在,他說書的風格一直在模仿張俊功。
用說書宣傳榆林
“彈起三弦定起個音,眾位明公仔細聽……”醒木一響,三弦撥動,鼓聲咚咚,這是白云飛用說書的形式,宣傳榆林的“雙創”。
25歲的時候,市公安局禁毒支隊邀請白云飛以說書形式宣傳毒品的危害,讓人們珍愛生命、遠離毒品。白云飛也因此從單純的說古書轉變了風格,創作出了他的第一個作品——《賣兒吸毒》,喜聞樂見的形式,感人至深的情節,讓很多觀眾為之落淚,宣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。
從那以后,白云飛先后被很多單位邀請,以說書的形式,進行反邪教的政治宣傳、普法、創建平安榆林、依法納稅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、交通安全等知識宣傳。
近年來,白云飛更是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,通過“說書”這一特殊形式,向人們展示榆林這幾年所取得的成就,使得科學發展觀、建設“書香榆林”等政策深入人心。
說書是他的生命,白云飛說,下一步他打算成立陜北說書學會,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護和傳承陜北說書。
白云飛,榆林市橫山縣韓岔鄉人,自幼酷愛說書,帶著三弦說遍榆林的大街小巷。曾與崔苗在“星光大道”同臺演出,在電視劇《三十里鋪》中扮演黑瞎子,并以說書這種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榆林“雙創”、“書香榆林”等,創作的《夸榆林》等作品獲得榆林人民的一致好評。
村里人眼中的“怪才”
1971年,白云飛出身于橫山縣韓岔鄉李四桐村的貧苦農民家庭。陜北說書的一代宗師韓起祥、改革者張俊功都出生在橫山縣,濃郁的說書文化氛圍讓白云飛從小受到感染。
小時候的白云飛最喜歡從廣播里聽韓起祥、張俊功說書,聽完第二天就能向家里人完整地說,不僅記住了詞,連曲調、說書的風味都模仿得惟妙惟肖。每次家里來親戚或者村里鄰居串門,白云飛就拿個木棍棍當三弦,向他們說起書來。
村里要是來了說書匠,白云飛更是連飯也顧不上吃,早早地跑去坐到說書匠對面,害怕別人把這個“寶”位搶了。說書匠說書的時候,他生怕漏過一句話、一個表情,脖子動也不動,目不轉睛地盯著說書的,說到情節曲折落難的時候,甚至會情不自禁就落淚。
在學校,“白云飛會說書”也是人盡皆知的,一逮到老師不在的時候,他就跑上臺去給同學們表演,逗得大家哈哈大笑,有時候連老師都忍不住被他感染,忘記去懲罰他的搗亂。10歲的白云飛就能把《西游記》《包公案》《薛仁貴征東》等書目模仿得活靈活現,村里人都說他是個說書的“怪才”。
白云飛就是在這樣模仿別人說書的過程中一天天成長。
為了夢想流浪
17歲的時候,不顧家里人的反對,初中還未畢業的白云飛請木匠做了一把三弦,背負著說書的夢想去流浪。別人說一場收5塊錢,他只收1塊錢,有時候只要有吃有住,不收錢也行。他在說書的過程中找尋到了一種別人無法體會的快樂。
因為沒有人指導,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模仿和揣摩,雖然勉強能說下去,可是他一直對自己不滿意。那時候,白云飛最大的夢想就是能見到說書大師張俊功,拜他為師。
19歲那年春天,正在綏德義合說書的白云飛偶然聽說張俊功在鎮川,興奮地立刻騎上自行車趕去鎮川。到了鎮川,鄉親們說張俊功離開去靖邊了,于是又坐車趕去靖邊。當他終于趕到靖邊時,又晚了一步,張俊功已經回到延安了。就這樣,失落的白云飛只好打道回府,他暗暗發誓,一定要見上張俊功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,第二年,在橫山縣殿市鎮的交流會上,白云飛終于見到了大師張俊功。難以抑制住內心的激動,他直接跑到臺上拉著張俊功說“我終于見到你了”,并講了他對張俊功的崇拜。
他對說書的熱愛和天賦感動了張俊功,在張俊功的指點下,白云飛的說書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,雖然沒有正式拜師,可是在白云飛的心目中,張俊功就是他的師傅,是他最崇拜的人。直到現在,他說書的風格一直在模仿張俊功。
用說書宣傳榆林
“彈起三弦定起個音,眾位明公仔細聽……”醒木一響,三弦撥動,鼓聲咚咚,這是白云飛用說書的形式,宣傳榆林的“雙創”。
25歲的時候,市公安局禁毒支隊邀請白云飛以說書形式宣傳毒品的危害,讓人們珍愛生命、遠離毒品。白云飛也因此從單純的說古書轉變了風格,創作出了他的第一個作品——《賣兒吸毒》,喜聞樂見的形式,感人至深的情節,讓很多觀眾為之落淚,宣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。
從那以后,白云飛先后被很多單位邀請,以說書的形式,進行反邪教的政治宣傳、普法、創建平安榆林、依法納稅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、交通安全等知識宣傳。
近年來,白云飛更是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,通過“說書”這一特殊形式,向人們展示榆林這幾年所取得的成就,使得科學發展觀、建設“書香榆林”等政策深入人心。
說書是他的生命,白云飛說,下一步他打算成立陜北說書學會,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護和傳承陜北說書。
關鍵詞:說書 投稿郵箱:464001842@qq.com
[錯誤報告] [推薦] [收藏] [打印] [關閉] [返回頂部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