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有“民間藝術之鄉”美稱的洛川縣,從古至今流傳著“拉棗枝”的婚俗。
據清光緒三十三年(1907年)姜獻琛《洛川鄉土志》記載:“新婦下轎,即用棗枝上栽核桃大棗面兔,掃帚上栽紙花,名為拉花頭”。拉棗枝的人多由新郎的姐夫或姑夫擔任,棗枝上栽的面兔核桃大棗各有象征意義:面兔象征小兩口聰明伶俐如同活潑的小兔;核桃是洛川方言咕叨(吵架)的諧音,《拉棗枝歌》有“棗子頭上栽核桃,小兩口見面不咕叨”之說,意喻夫妻和睦相處,少生矛盾;大栆,“棗”與“早”同音,有公婆期盼早生貴子之意,而掃帚則有驅惡避邪之說。
從新媳婦下轎,燃放鞭炮開始,拉棗枝者手執棗枝,引領新媳婦進大門拜天地入洞房之后,才將棗枝掃帚放在洞房的一角,棗枝掃帚要到新婚百日之后才能從洞房拿出。寒冬臘月,是洛川塬上人家婚嫁的黃金月份,吃過午飯,村里老少早早在娶媳婦人家的大門外等候,一為親眼目睹新娘子的美麗容顏,二為欣賞拉棗枝者吟唱《拉棗枝歌》的情趣,拉棗枝者若是一個口齒伶俐、文思敏捷、見景生情的人,則會贏得全村人的一片贊譽聲。新娘子進村下車(轎),頭一個鬧婚的紅火場面便是拉棗枝,只見拉棗枝者不慌不忙,穩重大方,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,吐字清晰,聲若洪鐘,把男女雙方從訂婚到結婚的整個過程述說得一清二楚,夸了男方夸女方,夸了嫁妝夸陪房,逗得客人主人開懷大笑,把婚禮的氣氛推得熱熱鬧鬧,紅紅火火。
隨著歲月的更替,在洛川塬上,形成了獨特的《洛川拉棗枝歌》。其內容也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變化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。祖輩留下的《拉棗枝歌》開頭是這樣的:
桌子翻過腿朝天,
紅布蘭布圍一圈。
紅頂子,綠綽檐,
轎穗子,褲腿子翻,
桌子圪嶗入麥秸,
麥秸上頭鋪棉氈,
竹子稈,綁兩邊,
四個轎夫抬得歡,
走一嶺,轉一彎,
蘇玲響,馬叫喚,
不知不覺到門前……
這段唱詞把昔日那種物質貧困、交通不便、因陋就簡的婚慶場面描述得活靈活現。
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《拉棗枝歌》里有了這樣的唱詞:
鞭炮響,喇叭叫,
花轎轉眼就來到。
進了院,往上觀,
三眼磚窯院上邊,
蘋果樹栽在院兩邊,
新郎官,好容顏,
新娘賽過女貂禪,
勞動致富莫彈閑。
……
歲月流逝,時代變遷。步入二十一世紀,洛川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新一代的婚禮主持人應運而生,他們現編現唱,又為《拉棗枝歌》賦上了新時代的詩意:
從西安,到洛川,
如今鄉俗不一般。
花轎接親走得慢,
開上汽車跑得歡。
大紅喜字貼前邊,
嫁妝陪下一大灘。
組合柜,榆林毯,
沙發冰箱和彩電。
還有古規沒有變,
公雞母雞車里邊!
據清光緒三十三年(1907年)姜獻琛《洛川鄉土志》記載:“新婦下轎,即用棗枝上栽核桃大棗面兔,掃帚上栽紙花,名為拉花頭”。拉棗枝的人多由新郎的姐夫或姑夫擔任,棗枝上栽的面兔核桃大棗各有象征意義:面兔象征小兩口聰明伶俐如同活潑的小兔;核桃是洛川方言咕叨(吵架)的諧音,《拉棗枝歌》有“棗子頭上栽核桃,小兩口見面不咕叨”之說,意喻夫妻和睦相處,少生矛盾;大栆,“棗”與“早”同音,有公婆期盼早生貴子之意,而掃帚則有驅惡避邪之說。
從新媳婦下轎,燃放鞭炮開始,拉棗枝者手執棗枝,引領新媳婦進大門拜天地入洞房之后,才將棗枝掃帚放在洞房的一角,棗枝掃帚要到新婚百日之后才能從洞房拿出。寒冬臘月,是洛川塬上人家婚嫁的黃金月份,吃過午飯,村里老少早早在娶媳婦人家的大門外等候,一為親眼目睹新娘子的美麗容顏,二為欣賞拉棗枝者吟唱《拉棗枝歌》的情趣,拉棗枝者若是一個口齒伶俐、文思敏捷、見景生情的人,則會贏得全村人的一片贊譽聲。新娘子進村下車(轎),頭一個鬧婚的紅火場面便是拉棗枝,只見拉棗枝者不慌不忙,穩重大方,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,吐字清晰,聲若洪鐘,把男女雙方從訂婚到結婚的整個過程述說得一清二楚,夸了男方夸女方,夸了嫁妝夸陪房,逗得客人主人開懷大笑,把婚禮的氣氛推得熱熱鬧鬧,紅紅火火。
隨著歲月的更替,在洛川塬上,形成了獨特的《洛川拉棗枝歌》。其內容也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變化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。祖輩留下的《拉棗枝歌》開頭是這樣的:
桌子翻過腿朝天,
紅布蘭布圍一圈。
紅頂子,綠綽檐,
轎穗子,褲腿子翻,
桌子圪嶗入麥秸,
麥秸上頭鋪棉氈,
竹子稈,綁兩邊,
四個轎夫抬得歡,
走一嶺,轉一彎,
蘇玲響,馬叫喚,
不知不覺到門前……
這段唱詞把昔日那種物質貧困、交通不便、因陋就簡的婚慶場面描述得活靈活現。
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《拉棗枝歌》里有了這樣的唱詞:
鞭炮響,喇叭叫,
花轎轉眼就來到。
進了院,往上觀,
三眼磚窯院上邊,
蘋果樹栽在院兩邊,
新郎官,好容顏,
新娘賽過女貂禪,
勞動致富莫彈閑。
……
歲月流逝,時代變遷。步入二十一世紀,洛川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新一代的婚禮主持人應運而生,他們現編現唱,又為《拉棗枝歌》賦上了新時代的詩意:
從西安,到洛川,
如今鄉俗不一般。
花轎接親走得慢,
開上汽車跑得歡。
大紅喜字貼前邊,
嫁妝陪下一大灘。
組合柜,榆林毯,
沙發冰箱和彩電。
還有古規沒有變,
公雞母雞車里邊!
關鍵詞:馮拴虎 投稿郵箱:464001842@qq.com
相關文章
[錯誤報告] [推薦] [收藏] [打印] [關閉] [返回頂部]